






服務宗旨
1. 復康:提供適切服務,關注肺積塵病患者的福祉,並提升病患者的生活質素。
2. 預防:推行社區公眾教育,教育社會人士預防肺積塵及間皮瘤病。
3. 互助:建立會員之間的互助互愛精神。
4. 權益:倡議及完善肺積塵病的補償、預防及復康政策。
本會服務模式
本會參照世界衛生組織倡議,透過『身、心、社』模式,協助病患者及家屬探討內在的動力和發掘具啟發性的全方位角度,重新審視和恢復身體、心理、情緒和社會環境政策的平衡,從而達到生理及心理上的完全康復,並讓社會共同實踐預防肺積塵的工作。
(身)復康服務
本會著重病患者之意願,本會一直倡導及提供,從『社區』至『家居』之復康服務,包括:
1.復康運動訓練
由本會專業導師、醫院治療師之指導下,於不同地區,持續提供及進行各式各樣之復康運動,包括胸肺訓練、拉筋班、八鍛錦、太極班、詠春班、草地滾球班等,目的強化身體機能,並發展社交復康。
2.健康資訊及教育講座
由專業護理人員主講,為病患者及家庭成員提供「地區健康生活教育」講座,從而提升他們對自身疾病的相關知識,內容包括呼吸衛生教育、肺塵病之併發症及復康運動之重要性等。
3.家居慢性病自我管理
由本會社工,透過上門家訪服務,評估病人之需要,並教導病患者及家庭成員,學習自我管理疾病,並預防併發症,提升生活質素。
4.流感疫苗注射
每年與筲箕灣肺塵埃沉着病診所合作,為會員提供流感及肺炎錬球菌針注射,預防相關疾病。
5.中醫治療服務
本會與香港中文大學中醫醫學院合作,定期為本會會員診症,舒緩肺塵病。
6.多媒體宣傳及教育
本會利用多媒體及社交媒體等途徑,制作多套預防肺塵病及胸肺健康等影視及廣播節目,並教育病患者及家庭認識及學習健康資訊。
(心)情緒支援及心理輔導
1.個案輔導及跟進
透過本會社工的專業協助,為病患者及家人提供支援服務,包括心理輔導、情緒支援、房屋諮詢及申請、社會福利服務包括院舍及照顧服務申請,從而提升病者及家庭成員能力、心理狀況及生活素質。
2.小組工作
為鼓勵病患者及照顧者共同面對病患,互相支持及分享,本會透過小組工作,並引入不同復康原素,包括鈙事分享、音樂及藝術、懷緬分享等形式,鼓勵參與。
3.陪診支援服務
為有需要之會員及家庭,於本會社工評估後,由受訓練之義工,提供陪診支援服務,應付頻繁的治療及覆診。
4.照顧照顧者平台
為支援長期照顧病患者之家人及照顧者,本會透過不同形式的支援服務,如情緒支援、小組工作、傳遞護理知識及同濟分享等,希望能夠舒緩照顧者的壓力,建立支援照顧者平台。
(社)社交發展與社會環境政策
1. 社交發展
本會定期舉行各種興趣班、分區聚會、旅行及大型活動如一年一度師傅誕、團年飯、週年聚餐,鼓勵病患者與家屬一同參與,並身體力行,參與義務工作,關懷其他體弱會員。
2. 社交媒體宣傳及公眾教育
本會致力向高危工友宣傳及教育預防肺積塵。本會十分積極地到不同區域的地盤、公共屋村、舊區市中心設立街站,向高危工友宣傳防塵訊息,亦在設立街站及到地盤宣傳的同時一併向高危工友提供預防肺積塵講座,以減低高危工友患病的機會。而本會亦利用社交媒體等工具,製作多套公眾教育短片,宣傳預防肺塵病。本會更有一系列專門為南亞裔工人而設的宣傳資訊,旨在協助南亞裔工人提升預防肺塵病的意識。
3. 權益倡議
本會密切與各政府部門、持分者、醫院等溝通及反映,希望從政策制定,以至實踐,均能夠確實聆聽病人意見,完善補償制度,協助提升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質素。並從社會環境政策,希望提升公眾關注預防肺塵病,並做好粉塵管理,並推動香港市民關注職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