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友心聲
梁志雄
我加入互助會十多年,我參加地區領袖探訪工友,拜訪地區聚會等,所以去了很多地方,例如去大埔、屯門、香港仔參加聚會鼓勵工友們多做運動,希望他們身體健康。
在2015年23屆週年大會被選為執委之後參加了很多活動包括義工,旅行,運動班等。又參加很多小組例如劉姑娘辦的生命回顧小組,馮姑娘辦的義工小組等。又參加運動班,身體的確較以前暢通。
參加執委後,知道互助會為工友們出左好多力,有一次基金會減少資助互助會,互助會入不敷出,所以我們到基金會抗議,遊行。最重要工友要清楚,我們為了爭取互助會利益我們一定會出動,一定會爭取,否則基金會會取消所有資助,我們便甚麼也做不到,希望工友要知道。
至於做執委的心路歴程方面,我個人變得開朗,有精神記託,固執也少了。而且睇人睇事不和人根根計較,有甚麼事情需要我,我也一定身體力行,絶不托手肘。
陳恢澤
肺積麈工友,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事,我在互助會參加了詠春班, 太極班, 參加後身體健康,氣喘少了,希望工友們多參加這些活動,強身健體。
多謝互助會同事們舉辦活動幫助我們。
梁北華
世事如棋,生命中往往經歴不同變數,我在13歳時由内地申請來港投靠兄長,
我也做過多種不同工作。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同興建築公司做墨斗仔學徒,也到過馬鞍山大公洋行冼礦廠鐵礦場做學徒,石澳石礦場燒焊維修機器等等。
後來到三門島石礦場燒焊維修,三門島離開香港較遠,所以毎星期六晩上才可回家,星期一早上才坐船回去返工。
家中大小事情,子女的學業都由由太太獨力去打理,我唯有勤力的去工作。
有一次不知為何會咳出血,回港看醫生照肺後,原來患上肺結核,吃了大半年藥後已經沒事了。幾年後返回香港赤鱲角石場從事燒焊維修等多項工作。
有一次因感冒發燒咳去看醫生,醫生説照肺片有一個黑影,要去看胸肺科,後來証實自己也患了肺麈病, 聽了也不敢相信。
後來加入互助會,初時也很少參與活動,因很多會員都不認識,後來太太經常陪同參與活動、旅行及聚會也認識很多會員了。
好多謝互助會送給我的電腦,更多謝蘇姑娘悉心教導我學識了影片剪接,令我日常的活動更充實。
李橋瑞温暖的大家庭
韶華逝水,歳月催人,加入肺積塵互助會,成爲會員,轉瞬間,已有二十年了。回顧去年十一月某日,頃接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來信通知; 需於十―月十二日,假上水北區大會堂會見基金委員會之職員,舉目遙望,掛曆上寫着該日需往國内旅行,朋友早於一個月前,替我報了名。心想這麼巧合,平時鮮有出門,今次難拒朋友之拳拳盛意,即將成行之際,莫非又要取消? 於是我撥電話去互助會,詢問是否有有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 接聽電話的是一位男士的聲音,當我道出我的煩惱時,他停頓了一會,接着説:「你可以給電話基金委員會嘗試要求辦事人員為你改期,以我所知十一月五日是是沙田區的年審日期。」於是我馬上照辦,不消數分鐘,基金委員會的辦事人員替我的會見日期改到十一月五日,地點為沙田大會堂,問題便迎刃而解。從這件小小的事情令我體會到互助會内,毎一位職員都是盡心盡意為我們服務的,在我們心中認為鷄毛蒜皮的小事,他們都把它當成經國大事,盡力為我們解決困難。
前冠軍名練馬師簡炳墀先生曽在電視節節目鏡頭前接受訪問,主持人問道:「簡SIR,閣下貴為多屆冠軍名練馬師,請問你是否對馬兒非常有興趣? 」簡師回答説:「 我對銀紙(金錢)有興趣! 」答得好! 明人説亮話,就是因爲金錢的誘惑,他才努力去訓練馬匹,成功蠃取大量的獎金,名利雙收。數年前,在某個聚會上,碰到一位很有内涵的互助會幹事,我輕聲向他問道:「閣下一表人才學貫中西為何選擇這份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呢他沉思了一會説道小時受到父母的家庭教育在學校裏的德、智、體、群、美五育薫陶,老師們的春風化雨,改變了我的人生,我要將所學的貢獻社會,幫助有需要的一群。」好一個豪氣干雲的答案,韓愈在答李翊書,文中有云:「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就是家庭配合學校的教育,令其産生了愛心,愛心推動了興趣而為我們這班肺塵病患者服務。他那崇高的情操令人欽佩! 與前述練馬師所追求的名與利,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我們的互助會擁有高質素的職員和幹事,更有優秀的社工和導師,還有任勞任怨的義工,配合其他工作人員及支持者,在上述人等的努力下,憑着信念和無限的創意,開辦了無數的興趣班,舉辦了各種各項有益身心的活動,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康復歴程,實在用心良苦。
當我和朋友們毎次經過南昌邨的時候,我都會指着會址,對他們説:「 這裡是肺積塵互助會,這是我們温暖的大家庭!」
劉細雲
找回我的笑容 謝謝你們
想當初我做地盤,救了很多個工人,記得有一次,把工人索緊的鐵鍊的其中的一個扣裂了一些,我當下立即用手拉實,誰知真的裂縫愈來愈嚴重,我用力扯著鐵鍊,並大叫師傅們來幫忙,把那位工人拉上來,這樣救了一條生命。幾十年的地盤生涯,我救人無數,但我最終竟然患上了絕症──肺積塵病。
當時判傷的手續好麻煩,去完一間醫院又一間,由懷疑到確診用了差不多兩年時間。初初知道患上這個絕症日日躲在家裡流眼淚,不明白為什麼我會患病,更不明白救這麼多人的我竟然如此不幸。幸好,後來加入了互助會,知道這個病不會立即致命,放心了許多。地區聚會認識了些工友,有些是以前地盤的工友,有些是新認識的朋友,而且各位職員都很關心我,令我的人生又有了一個轉捩點。互助會的義工黃倫先生及太太也會來探望我,得到互助會的關心,我也慢慢找回我確診前的笑容了,謝謝你們。
張佳源
浮光列現,往昔點滴。隨著心湖腦海中泛起漣漪的推擴,喚著寂然的慨嘆。肺積塵、癌症以至家變,現實近十年谷底深淵的生活,頗感無力又得面對的境況,一切一切盡在不言中。
寂憂中覺得時間過得很慢,默默間時光一晃瞬即又十年、八年了。身患肺積塵病的我,想起該又是時候再次作判傷評估,看看自己的病情到底加深了多少。在今年四月覆診當天,我提出要作判傷評估,但屈指一算距離上次判傷已有八年了。結果又是“0”加深,這數軸上似有還無,有而無的基數真是患上肺積塵患者抱恙終身的福數?也許是印證著身體病態存在的不變,尚真?我們這群患病者該是多麼值得慶幸,因為我們似乎依舊是那麼的健康。我們讀書少,知識貧乏,很多東西不在行。可是我們卻是此病體依附的存在者,切身感受肺部的衍變,氣促咳嗽帶血,在空氣混濁時更倍覺肺部的不適,在日常生活中咳嗽恰彰其甚。
早在2002年我上班期間已時常咳嗽帶血,在住處附近求醫問診,但病歷在筲箕灣診所,又再回到診所,繼而轉介至律敦治醫院,多次覆診後,做了一系列的檢查,由於在肺部掃瞄中的陰影疑似是腫瘤。後來經醫生確診,我是患上癌症,繼此而來是建議電療或動手術問題,在那時,我問醫生我的病情是早期,還是晚期?我告訴醫生我是在考慮到底選擇接受治療或是放棄生命?記得當時,醫生並沒有回答我這個提問。
生命的終結就如心電圖裡平橫劃直的圖像,來去不會帶來心理上太大的起伏,唯一讓我憂心忡忡的是年僅四歲的孩子將會怎樣渡過他的童年?離開醫院,我回家看著年幼無知的兒子依偎在身旁的笑容,我摸著他的頭說不出話來,面對著萌生棄意的身體我更無可奈何,寧靜,好像是歸於自然的寧靜中。
我將病情告訴了家人,然後瞬即在內地的親人間傳開,我也將僅有的病歷資料帶上內地深圳,讓親人轉至廣州某醫院研討。翌日,接獲親人來電,找來專科人士和我面診確症。又做一系列的問症和檢查,那真是令人難以至信的天方夜譚,那醫生近乎肯定對我說:“不是腫瘤,而是纖維化的肺部。”數天之後,我又到廣州中山醫院見醫問診,又是類同印證,只告訴我不用做手術,保持現狀定期檢查。輾轉回港,我要求抽取組織檢查,在二次抽取組織檢查中,雖然一次意外地刺穿了肺部,最後知道結果是肺積塵,不是癌症腫瘤。那段時間醫生提議我應做判傷評估,2005年再次判傷,結果是異常出奇的“0”加深,八年後的今天依舊是“0”加深。肺積塵患者永遠是那樣健康?坦然我們有感無奈罷了。誰執掌權柄,用甚麼準則,不甚明瞭,只知道曾有工友多次判傷都是“0”加深,但最後一次判傷卻赫見加深了數十百分比,情況很難令人不擔心吧?終身抱恙的心壓和日益嚴重的病情,難道要等待到病榻的灰色晚年方能獲得正視?
李銘坤
以前在地盤經常咳嗽,而且臉色也愈來愈差,家人開始覺得不太對勁。看了醫生,幾經轉折知道自己患上了肺積塵病,更知道原來不能根治,但也沒有很擔心,只是怕會不會傳染給家人或其他人,後來醫生說是不會傳染他們,也就放下了心頭大石了。確診後沒多久便收到了互助會的快訊,也加入了互助會這個大家庭,很多職員也很熱心和友善。在運動班中認識了沙田區的黃倫,十分開心。互助會以前星期六運動班的物理治療師會教我們做很多不同的運動,身體也覺得靈活了一點。這段日子看著互助會成長,現在也已經相當成熟,探訪不同區的工友,來年希望互助會服務更多姿多采,義工網絡愈來愈廣闊,探訪更多的工友,照顧更多工友的需要。
莫秀齡
您們好!我是肺積塵工友陳國良內子莫秀齡。我先生在2000年得知患了肺積塵病,因此成為了肺積塵互助會會員,我也參加為家屬會員。
互助會時有舉辦有益身心活動給我們工友參加。如旅行、復康運動,在會內還有健身器材給工友們鍛鍊身體。在運動時可以給工友互相認識,閒談中喜樂過日。互助會還舉辦多樣興趣班給工友選擇,我兩老參加了中文班一年多,在這裡導師蘇姑娘很耐心介紹了古代的甲骨文、成語和唐詩給我們認識,使我們獲益良多。同學們都學得很有興致!
在這裡感謝互助會各位職員提供多樣化活動給我們。同時我都希望工友們多參加互助會活動,使我們身心愉快。最後祝大家健康快樂!
黃玉叶
肺積塵互助會是一朵美麗的花朵
各位互助會的會員們:
您們好!歡迎您們成為互助會的成員,以後在互助會這個大家庭中相聚,請多多指教。互助會在我眼中有如一朵美麗的花朵,有葉陪伴、綠葉扶持,樹葉連著樹枝,樹枝連著樹根,就好像我們的執委、職員和會員一條心,再加上我們有偉大的醫生、盡心盡力的議員和各位專業人士,能夠聚在一起,支持和協助互助會,實在十分難得,使互助會這朵花茁壯成長,綻放得更美麗。除了外表之外,互助會的內涵更加豐富,有各式各樣的活動讓會員參與,如:運動班、粵曲班和義工小組等,我細想下來,互助會這大家庭多麼的好、多麼開心和多麼美麗。我希望各位會員多積極參與互助會的活動,充實生活之餘也讓互助會更美麗,使互助會更百花盛放,願大家也一同好好愛護和珍惜互助會這美麗的花朵!
訪問工友:張雨明
張雨明曾從事打石工作,直至2000年驗出有肺積塵後便無法工作,他當時判傷的肺受傷率是10%。與此同時,他在工友李育輝的介紹下,加入成為肺積塵互助會會員。
自驗出有肺積塵之後,張雨明開始注重健康,他喜好悠然自在的生活模式,除天氣惡劣外,他大多數每天都會自己一人或間中與住同區的另一位工友行山。直至目前為止,他的肺受傷率仍然維持在10%。
張雨明表示肺積塵互助會發展初期沒有太多活動可供會員參加,直至後來職員數目增加,互助會發展才見成熟,活動開始多元化,會員也更踴躍參與活動。對本會印 象最深刻的是在爭取會員福利和權益上,執委徐潤祥為互助會會員爭取了很多權益,如﹕5年一次注射的豬鏈球菌預防疫苗、師傅誕、互助會人事變動、基金會接 見、為81-93年判傷工友爭取合理補償提供建議和就各項活動收集會員意見等。在爭取權益方面,張雨明認為這是一種持久的行動,不可能一提出就會通過實行 的,一定要靠工友齊心和耐性,發揮互助和互相支持的精神,逐步爭取以達致目的。
由2007年開始,張雨明加入互助會義工行列至今,他認為作為義工最重要的是量力而為去幫助有需要的工友。他又表示在探訪過程中看見比自己更體弱的工友, 心裡感到十分難受,因為他們失去了自顧能力,終日躺在床上靠氧氣機呼吸。他感同身受,同是肺積塵工友,明白到肺積塵病是不可治癒的,看著工友一次比一次體 弱,心裡感到特別難過又無能為力,所以他希望自己身體機能維持現在水平,在能力所及下做有意義的事情,為互助會及社會作出貢獻。
最後,張雨明表示十分感激以往曾為工友爭取權益的執委們,全靠他們的努力才令現在的工友在權益和福利方面都得到改善。他亦祝願互助會的管理層、全體職員以及會員都能夠上下一心,全心全意為互助會未來的發展而努力。